当前位置: 首页» 智库成果»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惠园智识 | 我院研究员接受采访、发表观点速览

3月19日

张小锋研究员于宣讲家网发表观点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重视历史学习、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前不久出版的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共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成为推动新时代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重要遵循。认真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的重要论述,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要充分发挥历史的“教科书”作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廓清当前的认知迷雾。

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全国理论界开展了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持续斗争,有效遏制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历史虚无主义并未偃旗息鼓,依然在一定领域内“苟延残喘”。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仅通过肆意夸大事实、随意裁剪历史、支流取代主流甚至完全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等手段,发表一些奇谈怪论;而且采取更为隐蔽的方式,从赤裸裸的硬性攻击转向柔性渗透,依托文艺作品、凭借网络平台进行表达,从学术研究走向日常生活,从专业知识分子走向普通大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他强调,“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研究的公害和死敌,历史虚无主义不去,历史研究难有作为,正确的党史观也难以树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仅仅依赖党史党建、思政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远远不够,还要唤起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更多的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特别需要更多的历史学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历史学者要强化责任担当,树立问题意识,依赖各自在史学素养和理论功底上的优势,与历史虚无主义做彻底斗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达胜利,绝不能收兵。

力矫历史庸俗媚俗化之弊,弘扬求真务实的研究风气

无论是历史研究本身,还是历史读物编写、历史知识网络传播,都存在着庸俗化甚至媚俗化倾向,其主要表现是:随意编造杜撰历史事实,脱离具体历史场域臧否人物,将历史中的专制君权、暴力权谋等合法化,以卑劣为高尚、以玩弄阴谋为成功者,混淆历史上的进步与落后、正义与非正义、文明和野蛮者,对文明理性、公道正义、人文价值、高尚情怀任意解构,己成为当前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劲敌,严重损害了国民的历史观念与历史认识。

一段时间,后宫秘闻、宫廷轶事成为最吸引社会公众的热词;有些历史剧置基本的史实于不顾,随意“戏说”历史,将严肃的史学家的批评置若罔闻;在传播历史知识的讲坛,一些主讲人随意虚构所谓的历史细节,将历史与现实任意比附,错误漏洞百出,知识水平低下。更有甚者,一些历史类的微信公众号在传播历史事件时以满足大众“非理性”的需求为出发点,随意裁剪史实,穿凿附会,迎合讨巧,庸俗低下,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史学“资政育人”的功能。

历史不能仅存在于史料中、印刷在书本上、安置在书斋里,而必须深植于每一个人的记忆里。历史常识必须进入普通民众的头脑中、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之中,挥之不去、易之不能,进而上升为一种“历史记忆”,无需随时都要“拿证据”来证明其真实存在。历史科学是严谨而科学的;对待历史需怀谦恭敬畏之情,而不能抱随意亵渎和“可任人打扮”之心。因此,当代历史学者必须以身作则,力矫历史撰述和历史教学的庸俗化之弊端,决不能让历史事实、历史知识、历史认识规律滑入庸俗化、媚俗化的泥沼。

打破历史研究的小众圈子,勇担史学传播大众化和国际化之责

历史通俗化是普及历史知识和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历史只有普及,方可深入人心,从而建立强烈的历史意识。历史的价值绝不是只为治国理政者提供“史鉴”,更为重要的是要为整个民族提供文化“基因”与自强不息的动力之源。

当前,历史研究成果可谓洋洋大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今非昔比。然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大多在少数人的“小圈子”中流传,“养在深闺人未识”,很难进入公众的视野,变成大众的共识。事实上,对高水准、高水平的历史文化知识的需求,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否认,既吸纳了史学研究前沿成果和新知、又能够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严谨、生动、通俗的著作,却寥寥无几,难以满足经济富足之后的人民大众的知识渴求。高质量、高品味的通俗化史学著作的匮乏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史学知识渴求的矛盾,已经成为历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矛盾。导致这一现状的因素有很多,一些历史学者不愿或不屑于承担历史通俗化的责任无疑是其中之一。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指出:“对于广大历史学者而言,其肩负的任务不只限于观察历史、探索历史,更要把所认识、所了解的历史原原本本地告诉社会大众,使大家对历史有必要的了解和应有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中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世界历史中的“中国身影”却并未与中国历史悠久的“时间长度”成正比。无论是世界历史叙述的内容、研究方式等,还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中国学者的世界史叙述,中国的内容都非常少。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长期以来,受到欧美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国际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研究不够,一些人对中国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缺少了解,其阐释常常陷入各种误区,并由此而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于中国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世界范围内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大多源自于对中国历史的盲知和“空白”,如何让世界来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国,是极为紧迫的时代课题。相信经过广大史学工作者驰而不息地接续努力,“世界历史圈”中的中国身影一定会日益多起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历史叙述与书写也会更加客观公允。

*作者张小锋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3月22日

新华网刊发海尔研究员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的减贫成就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热议,3月21日新华网聚焦希腊媒体文章,其中希腊学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外国专家Pelagia Karpathiotaki(海尔)介绍了中国减贫成功的原因和实践。

China's success in ending absolute poverty was commended in Greek media by local experts and commentators recently.

China announced last month that absolute poverty has been eradicated. In 2020, all of China's nearly 100 million rural residents living below the current poverty line shook off poverty after eight years of arduous efforts.

In an article under the title "How China did it" published on Saturday in the news website slpress.gr, Greek scholar Pelagia Karpathiotaki, also Researcher of the Academy of China Open Economy Studies (UIBE), Foreign Expert UIBE, explaine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success story.

China achieved the first of the 17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s set by the UN 10 years ahead of the UN timetable, Karpathiotaki stressed.

China's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late 1970s to the present has helped reduce global poverty by 70 percent according to World Bank statistics, she add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an action plan was implemented wi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olicy interventions, setting as the primary goal the eradication of absolute poverty and at the same time adopting a strategy for rural vitalization as this is a key condition for achieving the 2nd centennial goal," the Greek expert explained.

In the last eight years, over 3 million public sector officials were sent from cities and towns to villages to fight poverty "on the front lines",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 door-to-door action plan, whil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d spent nearly 1.6 trillion yuan (246 billion U.S. dollars) of fiscal funds on tackling the problem, she noted.

China is set to achieve its first centenary goal -- completely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n 2021 -- and embarks on a journey toward the second -- building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hat is prosperous, strong, democratic, culturally advanced,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by 2049, the centen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月26日

蓝庆新研究员接受《光明日报》采访

开放,改变中国和世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蓝庆新是70后,1984年,他还是名小学生。1985年的一天,他对“开放”和“进口”有了感性记忆——“那是我第一次买进口商品。”蓝庆新在东北老家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前看到大家都在买进口的酒心巧克力,而且是按块买,他忍不住用攒了一个多月的零花钱也去买了一块,感觉特别好吃。

“如今,进口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的收入水平持续上升,从家里用的到个人吃穿,有许多进口商品可选择,老百姓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提升是党领导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蓝庆新说。

在蓝庆新看来,1984年国家确定了从北到南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这是经济特区的延伸。这些区域地理条件好,有较好经济基础,能够更好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技术、知识和市场。当时在这些地方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引进来”的重要高地。随着“引进来”为我所用取得重要进展,这些地区同经济特区一样,形成了一批具有自身比较优势,拥有了一定竞争能力的企业,如青岛海尔等。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强烈,开始逐步走向世界。

1984年,是中国商业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万科、健力宝、联想、海尔、科龙等公司诞生。

1984年5月,温州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那一年,瓯江上的第一座大桥——瓯江大桥建成,短短750米的它却是当时浙江省最长的公路桥,让温州与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红蜻蜓、报喜鸟等民营企业陆续起步发力,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温州,如今瓯江上已有17座大桥。

沧桑巨变,不仅仅体现在衣食住行。蓝庆新还有个独特的观察视角:从小学、大学、博士到担任博导,他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小时候见到的基本都是国有企业,进国企是人们找工作的首选。上大学后,三资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开始多了起来,收入高于国内企业,许多人都愿意到外企工作;博士毕业后许多民营企业开始崛起,形成与外资企业同等的竞争力,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人们工作选择更加多元化。“如今,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实力显著增强,成为许多国际人士工作的首选。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通过开放,中国企业在竞争中逐渐国际化,实力增强。”蓝庆新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到了21世纪初,随着中国加入WTO,沿海城市开放程度不断加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上海港、宁波港、天津港、青岛港、广州港都成为国际大港,物流发达,进出口规模双向增长,逐步成为“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开放、平衡发展的重要区域。在新时代,沿海开放城市经济辐射力不断发挥,其大多是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片区,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许多城市承载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成为高水平高质量开放的重要载体。

改革开放,让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实现发展上的腾飞,拥有更理性客观看待世界的视角。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国门,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就是自信。

内容来源:宣讲家网、新华网、光明日报等